除雪不及时负法律责任?别慌!最全挖车除雪指南 这样做就对了!
本文授权转自美国中文网
昨日雪降纽约,雪过天晴之后,首要任务当然就是除雪!
你知道吗,除雪不及时可是要付法律责任的!
每个地区对商家和住户的扫雪时间都有规定,如果没有按规定完成,会收到市府的罚单。您可以通过当地311网站和APP查询详细信息。当然,也可以拨打311电话举报私宅和公共场所没有清扫或未清除干净的积雪。
以纽约为例,纽约的扫雪时刻表为:
(1)雪停时间在早7点到晚5点之间,必须在4小时内清扫干净;
(2)雪停时间在晚5点到晚9点之间,必须在14小时内清扫干净;
(3)雪停时间在晚9点到早7点之间,第二天上午11点以前必须清扫干净。
受公众监督场所
(1)商家和居民楼房门前和周边人行道;
(2)公园步道和公园周边的街道、人行道;
(3)地铁及公共汽车站、台,邮局门前等设施。
按纽约市政府规定,因为停雪时间是凌晨2点左右,市民应该在今早11点前“自扫门前雪”,清除出至少4英尺的过道,不然就有可能面临150刀的罚款和长达10天的拘留。如果你只是租客,不用担心,扫雪重任就可以交给房东了。
不过如果车被埋在雪里,房东可就指望不上了。如何挖车,这可是有技巧的!
雪中挖车技巧
1.估算好汽车行进的方向,然后铲掉车轮处的积雪。
2.将车门与车尾处积雪铲掉。
3.上车发动车,将暖气调到最大,让车内快速升温。
Tips:如果你的车门无法用钥匙打开,可以用打火机加热一下钥匙前头,再试着用钥匙开门
温度过低可能导致电池无法正常工作,这时候你需要Jump Starter启动车辆。
4.将车身下的雪都除干净,让车周身至少2 feet处都没有积雪。
5.将前后车轮的积雪铲掉,车胎上的积雪也要稍微拍掉一些,否则小心打滑。
6.将车窗上的积雪扫掉
7.准备工序都做完了,上车试试将车开出雪堆。如果此时汽车在雪地小坑内陷进去出不来,请来回转换前进,后退档。试着增加地面摩擦力把车开出来。
如果以上办法都不行,那么最后的方法就请好心人帮着推车了,当有人帮你推车时,请记住踩油门,汽车就会出来了。
如果你住house,除了尽快清理过道,还要注意房顶上的积雪和屋檐上的冰凌。
清除房顶积雪
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清除屋顶积雪?
一般来说,房顶上的积雪如果超过6英尺,就有必要及时清除,以免积雪融化,在房檐处形成冰坝,或压垮房顶。
如果发现室内的门很难推拉或关闭,也许是房顶积雪堆积过多,已经影响到了房屋结构,需要尽快清除房顶积雪。
房顶除雪技巧
平台式屋顶:可以上房顶用非金属的雪铲清除积雪。因为房顶可能有金属电缆,如果用金属雪铲铲雪有可能触电。
斜坡式屋顶:如果屋顶不是过高,可以直接用长把雪铲将屋檐附近的积雪刨下来。如果上屋顶除雪,一定要穿上防滑雪靴,防止在除雪过程中从房顶滑落。
注意!千万不要试图用明火、火枪或吹风机等融化屋顶上的积雪。在下方清除积雪时请注意保护头部,不要被刨下来的积雪砸中受伤。
清除屋檐上的冰柱
如果屋顶上的积雪没有及时清除,融化后很容易在屋檐处形成长长短短的冰凌,甚至造成一排冰坝。
行人路过会非常危险,一旦被掉下的冰凌砸中,轻则受伤,重则留血,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!
如何清除
取一些长尼龙袜,塞满氯化钙融雪剂,然后垂直放置在屋檐处,这样可以帮助冰凌融化。
不要用石盐溶剂,因为石盐会损害你的屋顶。
移走屋檐下的植物,因为融化掉的冰凌里含有融雪剂,会对植物造成很大伤害,
预防冰凌冰坝
没有积雪就不会形成冰凌。所以首先要及时清除屋顶积雪。
检查房屋密封是否严实,如果有热气漏出,就会加快房顶积雪融化形成冰柱。
最后附上铲雪技巧,以后再被暴风雪“肆虐”后,铲雪就能事半功倍还不伤身了!
铲雪技巧
1.保持雪铲靠近身体。
2.任何时间,都要保持腰部挺直(即腰椎部位呈微凹弧度),并要收紧腹肌。
3.保持雪铲在身体的正前方。
4.先将车路上积雪逐少推向两旁。
5.铲起积雪时,先行屈膝,用腿力而非腰力,尤其要以臀部及大腿的肌肉发力。
6.每次铲起的积雪要适量,特别是湿雪, 不要过重。
7.千万不要同时提举及扭动身躯,应转动双腿来转身而非扭腰。
8.每次清理积雪的范围也要适量,可分开几次来清理车路,需知欲速则不达。
9.注意事项每隔10分钟便稍作歇息,可把颈部及腰部肌肉向反方向(向后)伸展,将肩膊向前后转动。
10.铲雪后要作降温舒缓,简单的伸展运动,或右背部施行热敷及喝杯热饮均有助松弛。
11.铲雪并非易事,若先前有颈、背或肩膊受伤的可考虑用铲雪机或聘用专业的铲雪服务公司。
紧急呼吁/现急需2000名纽约皇后区选民联署签名支持尹导竞选!
1月5日起新州通向纽约的过桥费统统上涨!
周六纽约等全美70城市抗议反战,联邦兵役网崩了!
“别想暗箱操纵!” 纽约家长要求“多元化”全公开
点击上方标题阅读推荐文章 ▲
有奖征稿:
欢迎投稿!投稿请联系舒戎飛(Randi Shu,微信ID:usa001888。加微信请注明:投稿。投稿电子邮箱:gny-editor@usacmedia.com
本文由【大纽约生活网】独家综合网络整理编辑,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。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生活网观点或立场。小编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,如涉侵权,请联系删除或支付稿费。微信号:AtlantaChinese。
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“生活”,
阅读更多相关文章。
喜欢就点个好看吧